更严谨的供货商监察
首先,本地厂商/供货商作为美国进口商的商业伙伴,将会面对进口商更高的安全程序要求及更严谨的监察。自2005年3月25日起,CBP已进一步收紧对其美国进口商成员的安全要求,其中包括规定进口商须订立书面和可核实的程序以挑选商业伙伴,包括制造商、产品供货商和卖家;进口商亦须具备文件证明整个供应链内的商业伙伴均达到C-TPAT的安全标准(或外国海关当局实施的同等供应链保安计划的标准)。
服务竞争区别因素
作为C-TPAT成员,不论是进口商或运载商等,都能藉此令它们的货物和服务在竞争对手中区别出来。对于非C-TPAT成员来说(例如外地制造厂商、货仓经营者等),也面临一定的市场压力而考虑邀请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查他们的保安程序、发出类似ISO9001的证书,向外界显示他们已遵循相关的供应链安全指引。
更安全的全球采购供应链
进口商/国家(不限于美国,亦不论是否C-TPAT)对供应链安全的关切将会令安全考虑成为采购要求中的一部份。进口商会透过订单、证书、行为守则、经销商手册等,将安全责任加于制造厂商身上。
诞生背景:C-TPAT反恐计划是美国国土安全海关边境保护局在911事件后为了保护美国国土安全而制定的。通过反恐验厂可以使工厂的产品由快速通道进入美国,减少海关检验环节,保障货物安全,从而获得美国买家的青睐。